收錄文章
- 基于三星堆文化的煙斗文創產品設2022-04-15
- 文旅融合視角下的“紅色名城”品2022-04-15
- 面向游客的景區圖書館閱讀推廣服2022-04-15
- 少兒圖書館分級閱讀管理思路分析2022-04-15
- 基于科技融合的文旅產業發展策略2022-04-15
- 基于品牌形象推廣的非物質文化遺2022-04-15
- 清代民國時期四川民間醫者群像探2022-04-14
- 中華傳統師道的君子人格特質及其2022-04-14
2022年第3期
2022-04-06 點擊:
文學藝術
5G時代傳播肇慶端硯文化“多元化”研究
鐘志容;程京亞;1-4
鐘志容;程京亞;1-4
溫柔的奇跡——彼得魯舍夫斯卡婭奇幻小說分析
常景玉;5-8
常景玉;5-8
論安迪·沃霍爾圖像作品中的“單向度”藝術內涵
支婷婷;唐冬雪;9-12
支婷婷;唐冬雪;9-12
從《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看村上春樹的“世界”構筑
楊宇晴;13-16
楊宇晴;13-16
論暴力美學在果戈理小說中的運用——以《塔拉斯·布爾巴》為例
寇文濤;17-21
寇文濤;17-21
明代臺州籍作者詩話創作研究
張珣珣;項日出;22-25
張珣珣;項日出;22-25
語言文化
語言翻譯能力與語言傳播保護研究
王佳瑾惠;刁小衛;26-29+111
王佳瑾惠;刁小衛;26-29+111
知識論視角下的日語陳述句提問形式探討——以日語日常會話語料庫為中心
申穎;30-36+53
申穎;30-36+53
非英語專業學生口語流利度提升策略探究
張穎;37-40
張穎;37-40
北海市區白話和廣州話語音系統的異同探析
黃羽;李少立;41-44
黃羽;李少立;41-44
普通話中英語外來詞的聲調選擇
葉子;45-48
葉子;45-48
方言發音特點對英語輔音習得的影響研究評述與展望——以江蘇三大方言為例
單義雪;49-53
單義雪;49-53
傳媒文化
跨文化視角下中美教育科技獨角獸企業網頁多模態對比分析
王穎;劉淑梅;54-57
王穎;劉淑梅;54-57
“數字顛覆”背景下強化版權保護的影響——以美國音樂產業為例
蘭婷伊;58-61
蘭婷伊;58-61
少兒圖書館有聲讀物資源建設策略研究
郭趁心;62-65
郭趁心;62-65
日語學習類中文期刊論文標題特征的歷時計量分析
鐘勇;66-72
鐘勇;66-72
試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以微博為主的網絡媒體中的貫徹
張明珠;73-75+79
張明珠;73-75+79
新媒體時代青少年媒介素養的培育途徑探析
魏淶;76-79
魏淶;76-79
歷史文化
魯西南地區的傳統戲曲與晚清秘密社會關系研究——以1896年曹縣大刀會唱戲事件為例
劉恩保;80-83
劉恩保;80-83
視覺影像中的沂蒙鄉村文化記憶傳承與創新
王雨欣;張雪晴;馬慧;孔麗娟;84-87
王雨欣;張雪晴;馬慧;孔麗娟;84-87
新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探索
欽媛;88-91
欽媛;88-91
民俗文化
江西省永新縣的“異姓共祠”現象研究
劉潤哲;92-97
劉潤哲;92-97
寧化石壁客家祭祖的儀式特色及其文化意
歐陽睿;98-101
歐陽睿;98-101
納西族東巴舞非遺文化的數字化傳承與應用研究
張虹;102-105
張虹;102-105
文化產業
以數字文娛產業推進太湖灣科創帶建設的路徑研究
黃悅;106-111
黃悅;106-111
壯鄉胡音:馬骨胡藝術非遺體驗館建設探究
周慶江;于騰騰;112-115
周慶江;于騰騰;112-115
河北紅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研究
樊建慶;趙俊紅;116-120
樊建慶;趙俊紅;116-120
共生視域下江南古鎮文旅的“生活性”回歸探究
周沁;121-124
周沁;121-124
館校協同文博人才培養機制研究
毛璐璐;125-128
毛璐璐;125-128
文字解析下的貝殼文化衍生品設計研究
張子健;129-132
張子健;129-132
文化與教育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理學專業教育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鐘楠;133-136
鐘楠;133-136
民辦地方性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校企”“校地”育人實踐教學研究——以馬鞍山學院為例
趙賀芳;邱風;137-140
趙賀芳;邱風;137-140
現代學徒制下的“分層定位、一主多輔”教學模式創新研究——以中職畜牧獸醫專業為例
徐毅;141-144
徐毅;141-144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性應用型大學建筑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探索
梁獻超;韓穎;葛少峰;王大偉;145-148
梁獻超;韓穎;葛少峰;王大偉;145-148
淺談文化價值引領的醫院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王怡然;149-152
王怡然;149-15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思政課教學探討
郭成軍;153-156
郭成軍;153-156
文化交流
中泰課堂文化差異分析及對策研究
崔佳文;157-160
崔佳文;157-160
淺析《平家物語》前六卷中的漢文學受容——以《長恨歌》為中心
唐志得;王川;161-165+190
唐志得;王川;161-165+190
“互聯網+”背景下海外華裔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路徑探究
鄭璐媛;王懿晨;楊志玲;166-169
鄭璐媛;王懿晨;楊志玲;166-169
全球化視域下的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王巖;Chungwon Woo;藏振;170-173
王巖;Chungwon Woo;藏振;170-173
從跨文化交際與溝通的角度看商務談判中的文化適應
楊景梅;174-177
楊景梅;174-177
跨文化能力多模態培養路徑研究
杜蕾;178-181
杜蕾;178-181
文化論苑
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少數民族學生思政教育的路徑探索
王曉梅;唐忠建;182-185
王曉梅;唐忠建;182-185
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及路徑
張競水;186-190
張競水;186-190
徽文化視域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研究
李越陽;191-194
李越陽;191-194
芻論“儀式”在閱讀推廣活動中的功能
楊菲;牛國強;195-198
楊菲;牛國強;195-198